盈辉优配,中国股票配资网网,正规股票配资网,上海股票配资平台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電話:0471-5223613
投訴電話:0471-5223607
郵箱:imzs@imzs.com.cn
網址:http://guolu123.com/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鄂爾多斯東街12號銀聯大廈10層
中招聯合登錄入口
當前位置:首頁>>節能環保>>節能服務 節能服務

基于生態環保的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措施分析 —— 王愛迪

發布時間:2024-10-15     瀏覽量:8713

基于生態環保的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措施分析

 

◎ 王愛迪  于超  王海燕

 

本文旨在探討基于生態環保的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措施。以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探討其中存在的污水處理設施老化嚴重、污水處理方法不當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通過對這些策略的分析和討論,以期為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生態環保 城市環境工程 污水治理 基礎設施 法律法規

 

 

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統計簡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污水排放量達571,3633萬立方米,較“十二五”末增長22.44%,污水處理仍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環境工程任務。然而,在當前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本文旨在分析這些問題,并提出基于生態環保的有效治理策略,以促進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的可持續發展。

 

1 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污水處理設施老化嚴重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作為關鍵的環境保護設施,其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城市環境的清潔與安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設施的使用,許多城市的污水處理設施面臨嚴重的老化問題,這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和工程挑戰。首先,大多數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使用年限通常在20年至30年之間,隨著城市發展和污水處理工作的持續進行,許多設施已經到達了甚至超過了其設計使用年限,因此,設施的老化程度逐漸加劇,設施的結構和功能出現了各種問題。其次,由于經費、人力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城市的污水處理設施未能得到及時和充分的維護保養。設施長期處于疏于管理和維護的狀態下,設備和設施的老化速度加快,功能逐漸衰退,進而加劇了老化問題的嚴重程度。另外,技術更新不及時也是導致設施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污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一些舊的污水處理設施的技術已經落后,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污水處理需求。然而,由于技術更新的成本較高以及政府的資金和資源限制,一些城市未能及時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技術更新和升級,導致設施的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老化設施的維護和修復成本較高。隨著設施的老化,維護和修復所需的成本逐漸增加。

1.2 污水處理方法不當

我國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大給城市污水處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加劇了城市建設與污水治理之間的矛盾。首先,由于城市規模擴大速度較快,部分地區的污水處理技術跟不上城市污水處理需求的增長。一些地方可能采用了過時的、不適合城市實際情況的污水處理技

術,導致處理效率低下、排放水質不達標等問題。其次,在城市建設和污水處理規劃中,短期發展目標與長遠發展目標之間缺乏協調,導致了污水處理方法的不當選擇。一些地區可能過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了長期發展的考量,選擇了不合適的污水處理方法,從而使得后續的治理難度增加,甚至導致了治理效果不佳的情況。另外,污水處理方法的不當使用也與投資、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相關。一些地區可能出于投資節約的考慮,選擇了較為簡單和廉價的污水處理方法,而忽視了處理效果和環保標準的要求,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降低初期投資成本,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增加運行維護成本,同時也難以滿足國家的環保要求。

1.3 城市污水管網設計不合理

現階段,許多城市在開展市政污水管網設計工作時,將合流作為設計的中心思想。然而,這種設計模式存在一系列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城市污水來源的多樣性導致了污水管網的設計困難。城市當中,污水來源不僅包括居民生活污水,還包括工業廢水、商業污水等多種類型的污水。而這些不同來源的污水,其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含有的污染物種類和濃度也不盡相同。合流設計模式將這些污水進行混合后,不僅增加了污水處理的難度,還可能導致部分污染物的互相影響,降低了污水處理效率。其次,合流設計模式要求將城市各個區域的污水集中到同一管網系統中,這就需要設計建設大量的污水收集管道和匯流點,增加了管網系統的復雜程度。管網系統的復雜性不僅增加了設計和建設的難度,還可能導致管網運行維護的困難,增加了管網系統的管理成本和運行風險。除此之外,合流設計模式

還使得污水處理工藝和工序變得繁瑣。由于合流系統將各類污水混合在一起,污水處理單位在處理這些混合型污水時需要設計和運行多種復雜的處理工藝和工序,以適應不同類型污水的處理需求。這不僅增加了處理過程中的投入成本和能源消耗,還可能降低污水處理效果,導致排放水質不達標或無法滿足環保要求。

1.4 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盡管我國已經先后在2013年和2018年頒布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現行法規的制定往往需要較長的周期,導致法規內容不能及時跟上城市發展的步伐,無法有效應對新出現的污水處理問題。此外,現行法規的適用范圍有限,盡管《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對城市污水治理進行了一定的規范和管理,但其覆蓋范圍有限,不足以覆蓋所有城市污水處理相關的問題和領域。部分新興的污水處理技術和管理模式可能無法在現行法規框架內得到有效的規范和引導。不僅如此,盡管已經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等問題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污水治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違法排污行為的處罰力度不足,導致了環境違法行為的頻發和治理效果的不理想。

 

2 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的有效策略

2.1 加大基礎設施投入

對于老舊污水處理設施的大額替換、更新費用,市政部門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資金渠道來增加基礎設施的投入,除了依賴政府財政撥款外,還可以采用多種融資方式,如引入社會資本、發行債券、引入外資等,通過拓展資金來源,可以有效提高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更新的進度。在興建污水處理設施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城市的發展規劃和污水處理需求,科學合理地規劃和設計基礎設施,確?;A設施的布局、結構和容量能夠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同時,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監管和管理,確保項目能夠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提高基礎設施的建設效率和質量。另外,市政部門還應當加強對基礎設施運營和維護的管理,建設完成后,需要建立健全的運營管理體系,加強對基礎設施運行狀態和處理效果的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保障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同時,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定期維護和保養,延長設施的使用壽命,保障設施的長期穩定運行。

2.2 采用科學污水治理方法

市政部門在進行污水治理時,需要結合具體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污水處理技術,以確保污水處理工作的高效進行。首先,市政部門需要可以根據城市污水的特點和處理需求,選擇適合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目前,污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SBR法、AB 法、CASS 法等。針對不同類型的污水和處理目標,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可以有效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水質,滿足環保要求。其次,市政部門可以根據經濟實力分期施工,逐步完善污水處理設施。例如,采用AB 法進行污水處理時,可以先行建設A段,以減少污水中的大量有機物質,等條件成熟時再建設B 段,以達到更高的處理水平。這樣的分期施工方式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投資壓力,還可以逐步提升污水處理能力,保障城市環境的清潔與安全。另外,市政部門可以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工藝的優勢,實現節能減排和資源回收。例如,采用CASS 技術進行污水處理時,可以利用循環式曝氣法,在充氣過程中氧氣濃度梯度較大,能量傳輸效率較高,具有顯著的節能作用,可節省約20% 的運營成本。同時,CASS 技術無需調整池、二沉池、污泥回流等裝置,可以大幅度節約投資成本和建設用地,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3 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建設

為了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市政部門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確保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高效運行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市政部門應完善城市的下水道系統,增加相應的管網設施。根據現有的污水總量和城市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地規劃和設計污水管網,建設適應城市發展需求的管網系統,在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城市布局、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確定管道的走向和排水方向,以確保污水能夠順利地排放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其次,市政部門在前期的分析階段要進行準確的設備規模和規格分析。在規劃和設計污水處理系統時,需要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和污水處理需求,對污水處理設備的規模、容量和規格進行準確的評估和確定。通過科學的前期分析,可以有效避免設備規模過大或過小所帶來的問題,提高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處理水平。

此外,污水處理公司和其他相關組織也要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完善排污設備和設施。這包括更新和升級污水處理設備、優化處理工藝、加強運行管理等方面。通過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污水處理系統的整體性能和運行水平,保障城市污水處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應加強對現有排污設備和設施的實時監控,確保廢水的治理工作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通過建立健全的監測體系和監測網絡,對污水處理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污水處理工作的響應速度和處理效率。

2.4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隨著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現行的法律法規可能存在滯后或不足之處。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及時對現有法律法規進行評估和修訂,以適應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需要,這需要對排放標準、治理標準、處罰措施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以提高法律法規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只有當相關部門和從業人員了解和掌握了法律法規的內容和要求,才能更好地貫徹執行。因此,有關部門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如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等,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普及,提高社會各界對法律法規的認識和遵守意識。同時,要加強對污水排放單位和污水處理設施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排污許可制度和處罰措施,確保污水排放和處理行為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對于違法排污行為,依法追究責任,加大處罰力度,維護環境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3 結語

在未來的城市化發展中,城市環境工程污水治理將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采用科學污水治理方法、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等策略將不斷推動城市環境治理工作向前發展,隨著治理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相信未來城市污水治理將更加高效、智能化,為建設美麗宜居的城市環境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王愛迪(1990-),男,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內蒙古中實節能環保有限公司,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生態環境工程。于超(1990-),女,漢族,內蒙古赤峰市人,本科,呼和浩特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生態環境工程。 王海燕 (1988-),女,漢族,山西省忻州市人,本科,呼和浩特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生態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