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一证,妇人多患之,其特点为“咽中炙脔”。即咽中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饮食咽下并无障碍。此病多与七情有关,以情志抑郁不舒,气机不畅,聚津为痰,而成痰凝气滞之证。此时宜用理气降逆,化痰散结。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正为对证良方。但如痰气凝滞,日久化热,形成痰热证者,半夏厚朴汤并不相适。
病案举例:庞某,41岁,自觉咽喉不利,如有炙脔。医诊为梅核气,即用半夏厚补汤治之不效,又注射青毒素亦不效,余诊脉浮滑,舌淡红。每于睡醒时,自觉咽干有痰。诊为痰热结咽,治以清热化痰散结,用缪仲淳方加减:苏子(研)、橘红、川贝、天花粉、云苓、白芍、连翘、五味子、昆布、海藻、竹沥一小酒杯(分冲)。水煎温服,5剂轻,再5剂痊愈。
按上例梅核气为痰热证,故以半夏厚朴汤治之无效。目前临床常见此种证型,医者多固执半夏厚朴汤一方,不知通变,反谓经方不灵。治以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即效若桴鼓。可见中医疗疾,辨证为第一要务,辨证准确,药方能合病机,始可愈疾矣。
加杠杆炒股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