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务工多年的王忠发,敏锐察觉到建筑行业增长放缓的迹象,毅然回到家乡清明河乡大份村。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一方方水塘,开启了特色黄鳝、泥鳅养殖的创业路。
今年上半年,王忠发牵头成立了兴膳养殖合作社,将创业梦想融入家乡水土。他精心设计了一套高效循环养殖模式,在180平方米的水塘中,每年六月投放鳝鱼苗和泥鳅苗,经过五个月的科学喂养,十一月即可捕捞上市,直供批发市场。收获之后并非终点,合作社随即进行水草养护与水质调控,为来年四月份新一轮投苗奠定生态基础。这套模式让有限土地持续释放可观效益。
兴膳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王忠发:
我们养殖的水塘每个面积是180平方米,六月中旬投苗,11月中旬就出塘销售,出塘之后继续养护水草,调化水质。
展开剩余44%从打工人到创业带头人,王忠发的成功得益于家乡沃土的滋养。在乡政府的精准扶持下,他将异乡积累的经验与视野,转化为家乡土地上的创新实践。
兴膳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王忠发:
乡政府和村委会给我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场地优先供给,对我支持帮助很大。
当人才“活水”涌流,浇灌乡村沃土,泥塘里跃动的,正是乡村振兴闪耀的金色希望。这股返乡创业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带动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路。
清明河乡大份村党支部书记 王玉泉:
目前,我们村有两位返乡的农民工回家自主创业,一个是鳝鱼养殖,另外一个是平菇种植,他们带动全村30余人就业,村集体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八万元左右。
发布于:北京市加杠杆炒股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